最近有一首中國60的兒歌,網上十分流行,還配了中英文字幕,搞到外國網友起哄。 歌詞是這樣的:「美國佬,是強盜,面上笑嘻嘻,背後掛大刀,見了好東西,什麼都想要,要不到,他就搶⋯⋯」。雖然60年代內地的兒童表演,充滿著社會主義色彩,但外國網友紛紛留言,說中國人有遠見,早在60年代就已經看穿美國的真面目。 第一、強搶瑞士黃金業 最近黃金市場傳來大消息,英國《金融時報》周四(8月7日)報道,美國對進口1公斤金條徵收關稅。在一份日期為7月31日的「美國裁定函」中顯示,美國海關環境保護局表示,1公斤和100安士金條應歸入需要徵稅的海關編碼。業界此前預期這些類型的金條,應該可以免受特朗普全國性關稅的影響,結果事與願違。 全球最大期貨市場、美國的「COMEX」最常見的交易形式就是1公斤金條,也是瑞士向美國出口金條的主要品種,美國的做法明顯指向瑞士。美國上周宣佈對瑞士進口產品徵收39%關稅,特朗普認為瑞士去年對美國的貿易順差442億美元太高。 現在全球的黃金是這樣流動的:大金條從倫敦運往瑞士,在瑞士被重新鑄造成不同尺寸,倫敦市場使用400金衡盎司的金條,大小相當於一塊磚頭,而紐約市場就喜歡使用1公斤的金條,大小相當於一部手機。瑞士鑄造了適合美國市場的公斤金條,然後運往美國。 截至6月的前12個月內,瑞士向美國出口了價值615億美元的黃金,是瑞士對美出口大幅增加的主因。在新規之下,瑞士出口的1公斤黃金,需要徵收39%的關稅,意味著這批黃金將被額外徵收240億美元的關稅,當然沒有人願意給這種高稅去買黃金,就等如特朗普硬生生將瑞士的黃金鑄造業搬去美國,亦等如把瑞士對美出口的19.7%貨值(2024年數字)硬生生抹掉,另外佔瑞士對美國出口48.1%的藥品,亦面臨逐步升至250%的超高關稅,瑞士連吃重棍。 第二,硬搶印度製藥業 印度是美國的小兄弟,完全想不到美國會對印度徵收50%的關稅,另外製藥業雖然只佔印度GDP 1.7%,但是印度大力發展的核心戰略產業,以數量計已搶佔全球第3的位置,而美國是印度藥品最大出口市場,佔印度藥品出口的35%至39%。在面對250%的美國超高關稅預期之下,將逼令藥業公司將製藥工廠搬回美國。 特朗普深知美國藥廠藥品生產成本高昂,藥廠未必願意,就同時發函給世界各大藥業公司,要求他們將美國藥價和海外最平的藥價看齊,逼令它們要麼將藥廠搬回美國,要麼就要降低。印度藥業太依賴美國,將跌入一個重災區。 第三、打擊菲律賓的半導體業 特朗普宣佈對半導體加徵100%關稅,當外界覺得半導體業佔台灣GDP 25%,將是最大受害者時,原來菲律賓受創相對更深。去年菲律賓的半導體和電子產品出口達到391億美元,佔菲律賓總出口額的53.4%。 菲律賓半導體產業主要通過出口體現其經濟價值,不是本銷。去年半導體佔出口額高達37.4%。去年菲律賓向美國出口的半導體及電子產品總額為64億美元,佔其對美出口總額的50%以上。菲律賓半導體業的定位是芯片的封裝、測試和組裝,這類環節技術門檻較低,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。很多美資大廠如德州儀器(TI)等均在菲律賓設立封測廠,德州儀器在菲律賓的封裝廠產量佔其全球總產量的40%。若美國高關稅政策落地,大廠必會搬走,菲律賓封測產業可能面臨「毀滅性打擊」,進一步凸顯其低制程模式的脆弱性。 菲律賓這種小國,總統小馬克斯對美國極度擦鞋,聯美制華,在南海不斷搞事,如今同樣受到重大懲罰,連半導體產業都被美國搶走。 特朗普的目的很簡單,不管你是盟友還是敵人,見到你有好東西我就要搶,你有好的產業,他就要全部搬回去美國。這還不止,美國和很多國家簽訂的關稅協議裡面,都有投資要求,是要這些國家確保他們出錢支持自己國家的工廠搬到美國去。這條計真的毒,即是搶人家的東西,還要人家付運費和安裝費。 如果在上世紀60年代覺得中國說美國是強盜,是社會主義國家的惡意中傷。在60年後的今天看,這似乎是驚人地準確的預言。 盧永雄